以史为鉴 以学促行
发布时间:2021-08-24 17:18
从1921年到2021年,从嘉兴南湖红船到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百年华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认真学习党史,切实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切实补足精神之钙、赓续精神血脉、挺起精神脊梁,不断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在中国共产党各个不同的奋斗发展历史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节点的智慧总结,要求我们学习党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的重要性都进行了深刻阐述。
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5月20 日《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引用韩愈《符读书城南》名句:“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就是说:人不知古今,等于牛马穿了衣裳一样。什么叫“古”?“古”就是“历史”,过去的都叫“古”,自盘古开天地,一直到如今,这个中间过程就叫“古”。“今”就是现在。我们单通现在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去。尤其我们共产党员,要知道更多的古今。通古今就要学习,不但我们要学习,后人也要学习,所以学习运动也有它的普遍性和永久性。
邓小平同志在1951年7月1日《紧密地联系群众是我党的光荣传统》说:我们的党史证明,只要我们不脱离群众,和群众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就会无往而不胜。这不但在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和其他一切运动中可以得到证明,就是在我党领导最集中的革命军队的工作中,也可以得到证明。
江泽民同志1993年7月5日在《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学习》说:要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并通过这种学习努力掌握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这一点对于各级领导干部也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传统的东西要做具体分析,陈旧过时的要敢于抛弃,正确的优良的要善于继承和发扬。了解我们国家悠久的文明发展史和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辛酸史,了解我们的先辈为国家的独立富强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了解我们民族、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于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极为重要;对于坚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信念,极为重要;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极为重要;对于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极为重要;对于坚定不移地党的基本路线,也极为重要。
胡锦涛同志2003年7月21日《在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说:我们党八十多年的奋斗历史,是我们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的历史,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部生动而重要的教科书。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重要时刻,重温党的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认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是一个持续推进、常学常新、不断深化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要精心策划、周密安排,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学习贯彻往深里去、往实里走、往心里去,引导我们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革命导师们一脉相承,一贯重视学习思考并善于总结历史。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天,我们欣逢盛世,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作为国企党员、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要全身心投入,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将党史学习收获转化成为我们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的强大工作动力,做好学习党史宣传、身体力行带动周围群众树立大历史观,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不断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局面,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供稿:厦门市房屋修建工程有限公司
撰稿:黄丁赞 值班编辑:方婷 审核:陈睿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