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文物承载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在厦门这片充满红色底蕴与历史记忆的土地上,厦门市思明国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焕新者” 队伍,高举鲜红党旗,以 “支部建在项目上”为有力抓手,创新党建与文化保护融合的全新范式。他们从斑驳的砖瓦中提取历史印记,在榫卯结构间注入时代精神,用“绣花功夫”让历史文物建筑从“保下来”到“活起来”,让党建成为文化传承的“红色密码”。
了解他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古厝在修缮前,要搞清楚很多事情。比如,房屋以前是谁在住?每间屋子的用途是什么?”国投建工的一名党员施工员回忆到。在走访当地居民、搜集地方资料后,得知被修缮的古厝:新阳街道的邱剑刚宅和邱铁民宅,在革命年代是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场所。正是这些全面投入的了解,才能高效科学完成古厝修缮任务。
(图:修缮后的邱剑刚宅)
保护它
祥露社区古厝(吾爱庐)具有典型闽派建筑风格,在革命年代是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场所。国投建工把党员干部嵌入施工队伍,成为修缮队伍的中坚力量。修缮古厝时,秉持“修旧如旧”原则,努力留存建筑里的文化,做到见人、见物、见历史,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保留太师璧贴金彩绘、毛主席语录等特色,更换腐朽木梁、加固墙体、修复门窗,让老宅重焕生机。修缮后的吾爱庐将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和闽南文化的重要基地。
(图:党员队伍在祥露社区古厝(吾爱庐)修缮现场)
传承它
集美兑山革命烈士陵园庄严肃穆,通过“党建+文化”的模式,国投建工的修缮队伍将烈士陵园修缮与红色教育相结合,让背后的故事成为鲜活的教材,让历史从冰冷的建筑中“走”出来,成为有温度的精神力量。修缮过程秉持“最小干预”原则,对碑体加固、绿植补种,精心维护陵园的每一处细节,保护好红色故事。近日,国投建工组织公司全体党员干部来到修缮后的革命烈士陵园,敬献花圈,向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图:修缮后的集美兑山革命烈士陵园)
@“焕新者”党建品牌:
厦门市思明国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思明控股权属企业,匠心打造“焕新者”党建品牌。这一品牌不仅是公司党建工作的旗帜,更成为推动城市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强劲引擎。在“焕新者”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公司深度参与鼓浪屿历史风貌的保护与重塑,精心修缮几十幢国家、省、市级风貌建筑以及文物古建筑,持续探索“党建+文化+技术创新”的特色发展路径,将文物建筑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让文化传承融入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